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

主题:农村“房奴”奋斗目标:挣一点钱就盖一点房子

发表于2013-01-07

当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沦为“房奴”的时候,农村的“房奴”一族也在悄然壮大。与城里人不同的是,农村的“房奴”既不会贷款也无法按揭,而是将四季的劳作,都牢牢地绑定在房子上。外出打工挣钱,然后回农村盖房子,这成为许许多多的农村“房奴”一生的生活轨迹和奋斗目标,相比城市“房奴”,房子对他们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希望



发表于2013-01-07

挣一点钱盖一点房子

2013年1月3日,是赵永平返校的日子,等到下午3点钟,父亲打来电话,说老板又找到了新的活计,所以这两天不回来了,还要再干个十几天才会结束。赵永平失望地背起书包返回县城的中学,偌大的家里只剩下母亲张桃梅和80岁高龄的奶奶。


发表于2013-01-07

张桃梅送走儿子,开始里里外外地打扫屋子。如果不是几天前的那场大雪,让村里正在盖房子的人家不得不停工,张桃梅是顾不上收拾自家房屋的,她每天都要去村里盖房子的人家帮忙。村里盖房子的人家很多,张桃梅帮完这家帮那家,自己家里的活就全部扔给80岁的婆婆,老太太弓着腰喂猪喂牛喂鸡,自己做饭洗衣服。

发表于2013-01-07

“因为平时村子里都没有男人,只有到年底,外出打工的人才会回来,才有劳力盖房子,所以整个村里盖房子的人家都很集中。”张桃梅说。她每天帮完东家帮西家,但是并不能拿到一分钱的酬劳,在农村,这叫“变工”,为的是等自家盖房子的时候,同样得到其他村民的免费帮助。

发表于2013-01-07

张桃梅的家在临夏县红台乡王堡社,房子算不上孬,但也算不上好。三间堂屋是她嫁过来不久后盖的,将近20年了,还没有能力翻修一次,但是院子四周的其他厢房,这几年全部翻新了,以前的土坯房全部盖成了砖瓦结构,墙面也都贴上了瓷砖。东厢房的屋顶还来不及打顶棚,房顶的椽子之间的洞虽然用报纸塞住了,风却没有挡住,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,一股股的冷风就从鼻尖上“嗖嗖”地掠过。

发表于2013-01-07

“等永平他爸回来了就打顶棚。”张桃梅说。她等的不仅仅是丈夫的决策和劳力,还有他手中的钱。这是个五口之家,除了80岁的婆婆和还在读书的儿子外,其余的三口人都在为盖房子奔波:张桃梅在家里和村人“变工”,丈夫赵成柱和已经辍学的女儿赵红萍,都在外打工挣钱。

发表于2013-01-07

女儿赵红萍今年21岁,已经在青海循化做了半年多的餐厅服务员。赵红萍刚刚辍学的时候在临夏县城做过一段时间的服务员,每月只有800元的工资,后来听说循化的工资高,便去了青海,刚去的时候每月工资1200元,现在已经涨到1500元。两天前红萍打电话说如果过年不回家的话,工资会更高,张桃梅没同意:“过年都不回来,那我们盖房子有啥意思?”

发表于2013-01-07

赵成柱从几十年前起,就开始每年春节过后出门打工,夏收的时候回家割几天麦子,然后又出门“搞副业”,一直到年底才会回家过年。运气好的时候可以挣得多一点,运气不好的时候一年还挣不回来1万元。

发表于2013-01-07

“挣了钱就盖房子,挣一点盖一点,要把这院子的四周都盖起来,需要好些年。”张桃梅说。当然,她也很清楚,盖好这些房子,需要的不仅仅是时间,将近20万的费用,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。

发表于2013-01-07

农村人最大事情就是盖房子

张桃梅家的两间西厢房也是近两年才新盖的,平顶砖房,铝合金的门窗,墙面都贴了瓷砖。一间是仓库,用来储存一年收成的粮食,另一间是牛圈,圈着一头牛,顺便也关了几只鸡,还堆放着一些务农的工具。


上一页|1|2|3|下一页
/3页